概述

心绞痛是一种因心脏供血减少引发的胸部疼痛。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疾病的症状。

心绞痛也称为狭心症。

心绞痛通常被描述为胸部有挤压感、压迫感、沉重感、紧绷感或疼痛感。可能感觉像胸部压有重物。心绞痛可能是需要医疗护理专业人员检查的新发性疼痛,也可能是伴随治疗而消退的复发性疼痛。

心绞痛相对常见。但一些患者可能很难将其与胃灼热等状况引起的其他类型的胸部疼痛区分开来。如果您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部疼痛,请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类型

心绞痛有多种类型。具体类型取决于病因以及休息或药物是否能缓解症状。

  • 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绞痛形式。它通常发生在活动期间,也称为劳累,会在休息或服用心绞痛药物后消失。当您上坡行走或处于寒冷天气时开始出现的疼痛可能是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是可预测的。它通常与既往胸部疼痛发作相似。胸部疼痛通常持续时间很短,可能为五分钟或更短时间。

  •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紧急医疗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可预测,发生于休息时。疼痛也可能加重,在进行较轻体力活动时就会出现。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更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可能持续 20 分钟或更长时间。休息或使用常用心绞痛药物,疼痛也不会消失。如果血流量没有改善,心脏就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心脏病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很危险,需要紧急治疗。
  • 变异型心绞痛,也称为 Prinzmetal 心绞痛。这种类型的心绞痛不是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这是由心脏动脉痉挛导致的。痉挛暂时减少了血流量。变异型心绞痛的主要症状是严重胸部疼痛。这类疼痛往往周期性发作,通常发生于休息时或夜间。可通过使用心绞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 难治性心绞痛。尽管采取了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等综合措施,但心绞痛仍频繁发作。

症状

心绞痛症状包括胸部疼痛和不适。胸部疼痛或不适可能引起以下感觉:

  • 灼热。
  • 胀满。
  • 压力。
  • 挤压感。

手臂、颈部、颚、肩或背部也可能感到疼痛。

心绞痛的其他症状包括:

  • 头晕。
  • 疲劳。
  • 恶心。
  • 气短。
  • 出汗。

心绞痛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类型可能有所不同。新发或不同的症状可能预示着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脏病发作。

如果出现任何新发或加重的心绞痛症状,需要由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立即进行检查。医疗护理团队可以确定您是否患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

女性心绞痛

女性心绞痛症状可能与典型心绞痛症状不同。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患者延误就诊。例如,胸部疼痛可能不是唯一的症状或最常见的症状。女性心绞痛的其他症状可能包括:

  • 颈部、颚部、牙齿或背部不适。
  • 恶心。
  • 气短。
  • 刺痛而不是胸闷。
  • 胃疼。

何时就医

持续超过几分钟且休息或服用心绞痛药物后未消失的胸部疼痛可能是心脏病发作所致。拨打 911 或寻求紧急医疗帮助。只有在没有其他方式去医院的情况下,才可以自己开车就医。

如果胸部不适是您新出现的症状,请去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处就诊,以确定原因并得到适当的治疗。如果您患有稳定型心绞痛,但最近症状有所加重或者出现变化,请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病因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血流减少所致。血液携带心肌存活所需的氧气。当心肌没有获得足够的氧气时,就会导致称为缺血的状况。

导致心肌血流减少的最常见原因是冠状动脉疾病(CAD)。心脏动脉(称为冠状动脉)会因脂肪沉积(称为斑块)而变窄。这种状况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中的斑块可能会破裂或导致形成血凝块。这些情况会迅速阻断或减少流经狭窄动脉的血流,从而导致心肌血流突然急剧减少。

在氧气需求量较低的时候,心肌可能仍能够工作,并且不会引发心绞痛症状,例如在休息时。但当氧气需求量增加时(例如运动时),就可能导致心绞痛。

风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会增加心绞痛的风险:

  • 年龄增长。心绞痛最常见于 60 岁及以上的成人。
  • 心脏病家族史。如果您的母亲、父亲或任何兄弟姐妹目前患有或曾患有心脏病或心脏病发作,请告知医疗护理团队。
  • 烟草使用。抽烟、嚼烟和长期接触二手烟可损伤动脉内膜。动脉损伤可使胆固醇沉淀物聚集并阻断血流。
  • 糖尿病。糖尿病会增加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冠状动脉疾病可能会导致心绞痛。
  • 高血压。随着时间推移,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硬化,从而损伤动脉。
  • 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类过高。血液中过多的不良胆固醇(称为低密度脂蛋白 [LDL])可能会导致动脉狭窄。 LDL 水平过高会增加心绞痛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类水平过高也是不健康的。
  • 其他健康状况。慢性肾脏疾病、外周动脉疾病、代谢综合征或卒中史会增加心绞痛的风险。
  •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增加高胆固醇、高血压、2 型糖尿病和肥胖症风险。向医疗护理团队咨询最适合您的运动类型和运动量。
  • 肥胖症。肥胖症是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可能会导致心绞痛。超重会使心脏更加努力地为身体供血。
  • 情绪压力。压力和愤怒情绪过多会使血压升高。在压力下身体产生的荷尔蒙激增会使动脉变窄,加重心绞痛。
  • 药物。一些药物会收紧血管,这可能会引发变异性心绞痛。例如,某些偏头痛药物。
  • 药物滥用。可卡因和其他兴奋剂可能会导致血管痉挛并引发心绞痛。
  • 低温。暴露于低温会引发变异性心绞痛。

并发症

心绞痛引起的胸部疼痛可能导致做一些活动(如行走)时感到不适。然而,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心脏病发作。

心脏病发作的预警症状包括:

  • 胸部中央出现压迫感、涨满感或挤压性疼痛,持续时间超过几分钟。
  • 疼痛由胸部延伸至肩部、手臂、背部,甚至还可能延伸至牙齿和下颌。
  • 昏厥。
  • 感觉厄运来临。
  • 胸部疼痛发作的次数增多。
  • 恶心和呕吐。
  • 上腹部持续性疼痛。
  • 气短。
  • 出汗。

如果您出现上述任何症状,请立即就医。

预防

改变生活方式来治疗心绞痛的方法同样有助于预防心绞痛:

  • 避免或限制饮酒。
  • 不要抽烟。
  • 健康饮食。
  • 定期运动。
  • 保持健康体重。
  • 管理与心脏病有关的其他健康状况。
  • 减轻压力。
  • 每天保持 7 到 9 小时的睡眠。

接种建议的疫苗,以避免心脏并发症。

Nov. 26, 2024

Living with 心绞痛?

Connect with others like you for support and 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 in the Heart & Blood Health support group on Mayo Clinic Connect, a patient community.

Heart & Blood Health Discussions

retirement75
Anyone have input on living with symptoms from cardiomyopathy?

60 Replies Sat, Dec 28, 2024

frank0508
High Ferritin Levels: How can I lower my levels?

17 Replies Mon, Dec 23, 2024

See more discussions
  1. Bonow RO, et al., eds. Sta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12th ed. Elsevier; 2022.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Dec. 21, 2021.
  2. Goldman L, et al., eds. Angina pectoris and sta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Goldman-Cecil Medicine. 26th ed. Elsevier; 2020.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Dec. 23, 2021.
  3. Angina.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https://www.nhlbi.nih.gov/health-topics/angina. Accessed Dec. 21, 2021.
  4. Angina in women can be different than me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heart-attack/angina-chest-pain/angina-in-women-can-be-different-than-men. Accessed Dec. 21, 2021.
  5. Warning signs of a heart attack.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heart-attack/warning-signs-of-a-heart-attack/heart-attack-symptoms-in-women. Accessed Dec. 21, 2021.
  6. AskMayoExpert. Sta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Mayo Clinic; 2020.
  7. Simons M, et al. New therapies for angina.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Dec. 21, 2021.
  8. Mankad R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Feb. 24, 2020.
  9. Ferri FF. Angina pectoris. In: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22. Elsevier; 2022.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Dec. 23, 2021.
  10. Lopez-Jimenez F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Jan. 21, 2022.